首页 > 课程信息 > 2016.05 | 古鲁吉:光芒万丈的太阳

2016.05 | 古鲁吉:光芒万丈的太阳

撰文匿名 | 2020 - 08 - 21 3168

Geeta S. Iyengar

 

亲爱的瑜伽朋友们:

 

    今天,我们都是朋友。当我站在讲台上时,我是一名老师,必须承担起老师的责任,但是今天,我们都是瑜伽练习者,我们都是瑜伽朋友,我们的练习也应当以这种方式继续下去。练习意味着修行(Sadhana),而修行是基础,这个基础很重要,是我们走在瑜伽之路上的重要支撑。没有修行的瑜伽是毫无意义的。大师向我们指明了修行之路。

 

    今天他不在这里,但我仍然觉得,他一直与我们同在。大师已经很清楚地向我们展示练习的方法。也许我们花上一生时间,也无法完全领会他的教导。

 

    大师仙去后,我收到了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信件,这让我感到很惊讶。我意识到人们在以不同的方式接收他的教诲,他们都被他的内在深深触动到了。语言具有局限性,但尽管如此,从他们的信中我可以看到他已经通过瑜伽打动了每个人的心灵,无论他们是直接还是间接接收到他的教诲。我收到过一辈子都没见过大师的人写的信。这样看来,那些这辈子遇见或看到大师的人是幸运的。他鼓舞了如此多人的生活。虽然1936年向他一起学习瑜伽的学生今天可能无法来到现场,但还是有许多人来了,说他们的父亲或是祖父曾和大师一起学习过。这意味着,他的信息已经通过一代又一代人传递下来了。

 

    你们来到学院时,都会有教师在,可能是Prashant,可能是我,可能是一名初级教师。我们会带班,教授你们,向你们传达知识,让你们练习体式,或自己演示体式给你们看。我现在无法演示给你们看,但以前我都会做给学生看,告诉他们该如何做体式。由于年龄缘故,我渐渐地不再演示了,但我已经明白练习体式的过程,因此,虽然我们无法亲身演示,我们也会让学生自己做,然后讲解,让他们达到应有的水平。

 

    大师跟从克里希那马查大师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半,但是在这两年半中,他一定得到了他的老师的祝福。克里希那马查大师让大师在卡纳塔克邦(Karnataka)和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的各个地方教学,然后说,现在靠你自己了, 你想教什么就去教吧。大师问道:该怎么样调息呢?他说,这还不是你该教的,你就先去教体式吧。就这样,大师从迈索尔邦(Mysore)来到了普那,开始独自面对各种困难。

 

    一些普那的医生请大师前去教授瑜伽,因为他具有神圣之手,可以帮助病人重获健康。具有神圣光芒是我说的,但他从来不认为自己具有神圣光芒。他的练习强度非常大。他对身体做了全面的探索,试图找出练习某个部位会对身体哪部分产生影响。他说,探索身体的旅程就好像是万里长征,因为你必须接触到许多部位,有时表现出来的形式可能是身体接触,但事实并不如此,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心性并不会向内渗透。

 

    害怕会触动心性,使心性停止运作,阻止其向内移动。但是,他身上却没有这种情况。他以开放的态度毫无畏惧地走近身体,在练习过程中寻找到一种精妙的状态,并作停留。这种精妙的状态和渗透力教会他如何处理当下的事情,使那些无法做出体式,或认为自己无法做成任何事情的人成功。对他而言,瑜伽打破了各种限制。如果你希望和神站在一起,那么你必须打破所有的限制。只有这样,你将能够到达永恒。所以,即使是他,也经常会说人类总有一天会遭遇死亡。

 

    但是你必须明白身体本身是具备永恒性。毕竟消逝的是肉体,在这个肉体深处藏着一个永恒的身体,在某处留下了永恒的印记。我们通过微妙身体sukshma sarira sukshma)接收这些印记。我们的肉体将会消逝,但是如果肉体与微妙身体产生了联系,那么即便肉体消逝,微妙身体也会将所有信息、所有印记、所有修习带到后世。在练习体式时,你要记住这一点。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意识到他在教授我们体式和调息,这是事实,因为由于客观知识的限制,我们无法看得更远。但对他来说,他传授的这不是客观知识,而是主观认识。首先,他开始教山立式。一开始,我们要将双脚并拢、脚尖并拢、双肩向后、抬头挺胸、腰杆挺直、转移重量、分散重量等等。但在这个过程中,他还会教授我们利用心性向内查看我们的心灵。起初,我们可能会跟着老师的指令用到双脚、腿部或其他部位。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大师是在利用技巧帮助我们的心性向内探寻。我们的双眼会从身体内部解剖身体,也会从外部观察我们碰到的一切事情。随着体式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级,他会教我们利用智性进一步向内渗透。我们的心性会想,噢!你做的事情真是太棒了!它让我们觉得一切都非常美妙。但智性会想,噢!我觉得我做的是对的,但有些地方感觉有点不太一样。所以,这还是不对的。那么,不对在哪里呢?我能改正吗?他最大的天赋便在此——拥有审视我们的特殊双眼我们需要打开心性,永远要保持双眼的敏锐状态。今天,虽然大师不在这里,但是我们依然要保持双眼敏锐,只有这样,那些原本不为我们所知的事物才会浮出水面。神已经赐予了我们工具,这些工具不是只有身体。身体是我们拥有的第一种工具,我们必须正确地使用它。否则,大师不在这儿,我们便无法明白膝盖能朝各个方向以各种方式弯曲。拿根茎式、双腿并拢式、束角式、莲花坐式、英雄式、手杖式举例,在这些体式中,膝盖的弯曲方向各不相同,我们也许从来不会想到膝盖的弯曲竟有如此多的可能性。

 

    人们会问,瑜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体式?这是不是多少体式数量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生物便有多少种体式。这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更大的信息,那就是,我们可以利用智性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移动身体,使智性渗透到更深的地方。身体是我们的一个奸诈的朋友,它非常懒惰。大师是第一个学会破除身体懒惰的人。他找到了身体说的原因。是心性在说吗,还是身体在说?这就是我们拥有的第一个工具——身体是如何感受到自身局限性的。他试图打破这些局限性,因此,他以各种方式向如此庞大的群体,如此多的老年人介绍瑜伽。而且,随着智性向身体内部渗透,他们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健康。他使无法行走的人成功地行走了起来,使无法站立的人成功地站立了起来,使无法坐下的人成功地坐了下来。他甚至还让卧床不起的人的身体渐渐活动了起来。而且,随着身体健康的转变,他还使隐藏起来的心性浮出表面。

 

    他使心性渗入身体,他说心性是最靠近身体的事物,它深深地根植于身体内部。他向我们介绍了随时随地可能浮现出来的心性。他教授你们练习体式,学会体式的那一刹那,你会感到十分幸福。啊,我学会了!你觉得你学会了体式,可是为什么满足于此呢?再更进一步,去了解处于深层的心性。通过练习体式和调息法,你会树立起自己的品德。这就是他向我们传达的讯息。

 

    我们的心性一直与外部世界相连,修行中,心性向身体内部的渗透越深,我们越能控制住想向外跑的心性,将它收回一些。这样,人们才能树立起自己的性格。这就是人们培养道德健康的方式。从道德健康再慢慢到达智性层面的健康。我在做体式时怎样才能对自我有所意识呢?此时的意识不是来自于利用外部心性的练习。一开始,你会产生身体意识,接着你会产生疑问哦,我的手是僵硬的,我的膝盖是僵硬的,我的脊椎也是僵硬的,我该怎么办?接着,你该向内渗透,到达身体的每一块区域,每一个细胞,唤醒它们的意识。就好像本我在反省灵魂,此处指本我是身体的外部,灵魂是身体的内部。灵魂能像镜子一样倒映出本我,所以你可以看到自己身体内部的每一个细胞。一旦你看到每一个细胞,你就会确切地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哪里的生命力较少,哪里没有能量。那么,该如何促进那块出问题的区域的血液循环呢?这就是他将身体与智性、心性联系起来的方式(练习体式)。

 

    我为什么要说这些呢?我们的大脑都是有智性的,我们从小就接受这种培养方式。如果孩子们在在学校里教授瑜伽理论,他们就会记住一切。如果我告诉他们,瑜伽拥有个体自性jivatma)与至高无上自性paramatma,他们会很快记住这一知识点。虽然他们不明白什么是个体自性,什么是至高无上自性,但是他们还说会不断重复,瑜伽是个体自性与至高无上自性的结合,是本我的实现。他们不明白什么是本我,也不明白什么是实现,但他们还是会说瑜伽是个体自性与至高无上自性的结合。这就是大脑的智性。

 

    大师做了什么呢?他降低了人类的智性和水平,告诉我们要认识自我——包括你的身体、你的头脑、你的智性,无论这三者是否能产生联系,无论你的意识是否能和身体联系起来,都要认识自我。大师教会我们产生联系,在我们的体内洒下一束光芒。所以我总是在课堂上说,大师说过瑜伽之光,你们应当在自己的身体上投下一束光,这样你才会拥有瑜伽之光。所有的联系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所以,用意识联结起所有这一切事物,我们必须通过这种方式向内渗透。

 

    我对于在学院学习的初学者们的建议是,先练习二至五年,了解基本知识。五年的练习会带你入门,树立起瑜伽心性,这样,随着以后的学习,你会越来越明白瑜伽是怎么一回事。

 

    瑜伽没有任何限制,它不是一个练级的过程,比如一年会达到何种水平,两年会达到何种水平,或是三年会达到何种水平。帕坦伽利说过,“Satu dirgha kala nairantarya satkarseveto dradhbhumih”,如果你在练习时,不靠练习的时间或年数衡量自己的水平,一直持续不断地练习很长时间,那么你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它会对你以后的瑜伽练习起到帮助。

 

    如今,大家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我已经练了这么多年的瑜伽,为什么不开始教学呢?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想去教学,我自己可是受够了教学。我们必须首先学会先教自己,然后才能教别人。

 

     所以,我想对新人们说,永远不要停下来。持续性是很重要的。你必须练习让自己更向内心渗透。渗透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试想一下,一个临床医生虽然学习了许多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这仅仅是个开始。若想成为一名教师,你首先要拥有足够的经验,知道在他人真的遭受痛苦时,该如何处理。调整什么?如何调整?触摸哪里?不能触摸哪里?要做什么?所有这些都不能在很短的过程中马上学会,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就好像大师经常说的,我仍然在继续学习!当一个新来的人出现了未知的新问题,我们观察的思维会回答道,哦!这样做吧,这样做就会没事的。习惯性如果你的脖子有问题,那么就这样做。但事实并非如此。每段经历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教会我们不同的道理,每段经历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让我们看清不同的缺陷。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还能到达终点,它有怎能停下来?因此,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希望我们的新手们能以这种方式继续练习下去。我不介意大家以后想教授瑜伽,但即便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大师说过,我能在教学中收获良多。有时候,站在我面前的学生不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有时候,学生们超乎我的意料成功做出了体式。他就是这样看待自己的学生的。他了解到学生的能量和他的能量完全不同,他自己就像是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他持续学习,为自己补充营养。这种营养补给的方式是通过练习体式和调息进行的,而不是通过补充食物获得的。

 

    对他而言,体式和调息就像是食物。他的教学就这样循序渐进,开始向内渗透。一开始,医生将病人送到大师处,病人各有各的问题,医生们会陪着他们,因为担心病人可能会做一些扭转姿势,可能会对身体不利,于是他们会看着他教学。大师只是在教学而已!大师的练习很扎实,他能明白在身体任何部位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好各种问题。没有一篇文本明确地指出哪种体式能治疗哪种疾病,即便是《格鲁伦达本集(Gherunda Samhita )》和《哈达瑜伽之光(Hatha Yoga Pradipika)》也不曾道明。是大师建立了此中的联系。如果一个人身体呈酸性,做何种体式才能降低酸性?这些文本针对此种情况提到的体式并不多。是他摸清了体式的影响,以此帮助病人。他对即将要做的事情很有把握,他知道该用何种体式触碰到哪个区域,缓解症状。

 

    他对他的方式方法具有信心,我们必须正确地练习体式,在练习的过程中获取信心。这种教育不像中学或大学的书本中的教育。哪种教育是通过书本和教师传达出来的,你要多学习,多阅读,这样就增长知识。而这种教育是与实践相关的。如何才能渗透到更里面?要想向内渗透,你的精神力量、你的心性、你的智性、你的意识、你的良心必须团结一致。你要唤醒总是隐藏在里面,处于休眠状态的事物。

 

    它自己不希望浮出表面,需要你去找到它,将它带出来。教学过程中必须像这样,将隐藏在深处的东西带到表面。一些新的学生可能会向,为什么老师要大喊大叫呢?为什么要不断重复呢?因为这有这么做,才能使向内渗透成为可能。如果你身为一名教师,觉得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么他们又能学到什么呢?

 

    如果你们的孩子去了学校,不能写字也不学习,你会放弃你的希望吗?还是会让他们更加努力一点?你会不会说,多写几遍这个字母,这样就不会犯错了?这个过程可能是缓慢的,但你还是会这样做,直到孩子有一天学会了这个字。因此,我们要采用这些方式,教授学生们练习瑜伽。

 

    谈到瑜伽的八个方面,他们中许多人说,大师教了我们体式和调息,但他没有教我们冥想。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师们不能教你冥想,不能说你闭上眼睛,我来教你冥想。这是不可能的。冥想是一种内在的器具,它是内在意识(antahkarana)的一部分。那里有心性、有意识、有本我意识、有智性。所有这些内在意识都应该在冥想中浮现出来。

 

    我们不该产生该冥想什么?的问题。身体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外在身体吗?当然,我们有外在身体。你必须知道在冥想时,我们有外在身体的,有四肢、脊柱,还有身体所在的位置和身体结构。我们必须渗透这一切,同时,我们还应渗透肌肤、双眼、双耳和鼻子。这里会发生一种向内的过程。大师认为这就是冥想。所有这些灵魂的载体都应向内渗透。因此,冥想不是单单坐着闭上眼睛就行了的。

 

    大师建议的过程是:采用一种坐姿,英雄式、莲花坐式、吉祥坐式、束角式或三角式、侧角式、半月式均可,你也可以采用心性能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的体式。假设,我们采用半月式,这时,你不能深入地从头部渗透到脚部。大师会教授我们如何从头部渗透到脚步——从足弓传递到脚背。意识在身体内扩散时,你应当明白身体内部——身体后部、身体前部、身体顶部、身体底部所有这些部位发生的事情。这就是冥想。

 

    静坐时,你必须留意你的身体,留意无处不在的心性。心性若是减弱,智性便会弥漫到各个角落;智性若是减弱,意识便会弥漫到各个角落;意识若是减弱,良知便会浮现出来,弥漫到各个角落。这种弥漫过程能帮助你了解如何进入冥想状态。

 

    他从来没有说过冥想的内容仅限于神。如果你没有感知到神的存在,神没有触及你的心性,触及你的意识,你又怎能知晓神呢?假设,你将帕坦伽利、奎师那、耶稣视作崇拜对象,那么这一偶像便会固定在你的心中。如果我说向圣人帕坦伽利、主耶稣祈祷,那么你便会浮现出他们的形象,你的心性和意识会被神占据,别无他物。这意味着,首先我们应当理解意识。我希望你们都能理解意识的深度。

 

    只有理解了意识的深度,练习体式、调息、执持时才能到达禅定。你要认识到这一点,不断练习,进一步深入了解。这样,闭上眼睛时,再去注意观察和思考的方式。练习就是这样帮助你深入了解意识的。你必须深入了解它,才能有所收获。

 

    我今天向大家传递的信息是,不要按照短周期(比如一年、两年)衡量练习程度。继续练习,然后你会发现更具备深度了解。你的能量会穿透到更深处,接着你就会明白瑜伽的成效。

 

    请阅读大师的著作,它们会告诉你渗透的方法。他练习了体式、调息和禅定。虽然你没有亲眼看到他这么做,但他曾经在家练习过,而且在书中作出了解释说明。他对于心性在整个练习中的变化,以及心性是如何随着练习不断扩展给出了深度理解。他就是通过练习对身体进行深度了解的。

 

    如果你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练习的,你便会真正了解大师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我觉得没有人像他一样对于这个话题做了如此多的思考。其他人也做了练习,也写了书,但是大师和我们一样也是人类,他与我们同在。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如此深刻。他的课堂、他的技术、他的方法颇具深度,对于我们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我们必须记住大师给予我们的东西。我们必须练习。我们必须进一步发展自我,不要忘记我们应当铭记的信息,这样才能为他人传授正确的瑜伽方法。

 

    吉塔吉于2015621日发表了该讲话,本文为讲话文稿,已经编辑。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64129号 技术支持: 睎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