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信息 > 2018.14 | Guruji谈正位概念的发展

2018.14 | Guruji谈正位概念的发展

撰文匿名 | 2020 - 09 - 30 2301

Guruji谈正位概念的发展

/B.K.S. 艾扬格

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去习练瑜伽或是成为一位瑜伽教师,是命运让我开始了瑜伽的习练,也是命运让我成为了一位瑜伽教师。我被叫去教授比我更有学识和教养的人,从那时起我才开始阅读瑜伽方面的书籍。由于所知甚少,我会去图书馆中查阅资料,希望能获取关于这个学科的知识。每一本书中的瑜伽理论都堪称完美,而一旦涉及体式(āsana)或调息法(prāṇāyāma),我就看不出其中的和谐一致了。例如,在讲解山式(tāḍāsana)时,他们说双腿应该伸直,但实际上他们的膝盖是弯曲的;他们说双脚并拢,但实际上他们的脚趾从来都没有贴合到一起。文字描述的习练方法是一回事,图片展示的体式形态又是另一回事。当我查阅头倒立式(śīrṣāsana)时,看到一条腿是伸直的,而另一条腿是弯曲的。他们的腿部几乎总是与头部呈斜角状态,有时是向后偏移,有时是向前偏移,有时又是向一侧偏移。

每次教授时,我都会观察这些小错误并加以纠正。我的头脑开始寻找这些错误之处。我需要以此来证明自己具备一定的“资质”,否则那些老年人和大学生不会接受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

唯一可被用来指导我教授的就是我自己的习练。因此我习惯在在习练中不断地纠正自己,然后再让学生们按照同样的方式习练。我就是这样来发展作为一个好老师所应具备的特质。之所有此决心是因为我看到了那些错误并告诉自己我要做得更好,我要改进体式的正位,即便我无法达到瑜伽的最高境界。

什么是“正位”,这个被大家所珍视的概念呢?你们都说“艾扬格体系”就意味着正位。你们都在谈论“身体正位”这个词。但对我来说,正位另有其意。

如果你往瓶子中注水,水会接触到瓶子的内壁。当我习练体式时,我也希望能感觉到内在的头脑均匀地触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就像水均匀地接触瓶子内壁一样。在各种体式中,我会去观察能否让内在的头脑触碰到哪怕是身体最远端的部位,以及还有哪些部位尚未被触碰到。这样做带来了全新的觉知,使我发展出了精神的正位。身体的正位,肌肉的正位,收缩、伸展或环转等动作就类似于风扇的叶片一样,吹动身体的内在。从这些运动和动作中,我们要学习的正是它吹动的方式——哪些地方感觉到了凉爽和干燥,或者哪里的细胞安歇了下来。当身体对这些运动和动作的反应慢慢停止并趋于稳定,我开始注意到头脑的止息。身体的正位引导我走向精神的正位。通过感知被身体外壳包裹着的头脑,我体验到了意识的广阔。

通过感知被身体外壳包裹着的头脑,我体验到了意识的广阔。

这种思考方式或思维过程促使我下定决心去探索每一个体式的精微层面。这种精细度让我理解了帕坦伽利每一句经文的深妙含义及其在现实中的运用方式。在修习(sādhana)中,理论的实用性是帮助我树立坚定信心的关键。坦率地说,有两条经文指导了我的整个早期习练。

我不是一位梵文学者,我的老师也没有教我帕坦伽利的《瑜伽经》。起初,我所知甚少,但对两条经文却非常喜欢。其中一条是:

tatra sthitau yatnaḥ abhyāsaḥ (Y.S. 1.13)

修习就是坚持不懈地努力,以平息这些波动。

这给了我极大的安慰。我需要忠于自己的修习和信念,不受时间约束地规律习练。第二句经文是:

yogāgānuṣṭhānāt aśuddhikaye jñanadīpti āvivekakhyāte (Y.S. 2.28)

通过虔诚地修习瑜伽的各个方面,不净被消除,智慧王冠发出荣耀之光。

这句经文向我保证,我能通过习练克服所有的不净,因为不净终将被消除,智慧的光辉也终将会显现,即便这并非一蹴而就。

一位修习者(sādhaka)应该心怀渴望但不急于求成。同样,他也不应只是“抱有兴趣”,而应“兴致浓烈但又不急不躁”。我既拥有坚定的决心和强烈的兴趣,同时又对我在每个习练阶段的理解能力了然于心。这不仅给了我自信,还有清明,因此我在前进的过程中内心没有任何的怀疑或冲突。

我的习练起步于肌肉的正位和皮肤的正位,如今已达至真我的正位和智性的正位。我在不断地成长。但如今,人们谈论正位,却连可见的身体都无法摆正。

我在85岁生日的教学中曾向你们展示了如何平衡身体中的五大元素(pañcabhūta):哪种生命能量(prāna)正在工作,哪种需要工作,哪种需要被抑制,哪种需要被激活。

智性要平等到达各处。你在学习正位时,要让真我也达到正位。

这就是为什么帕坦伽利这位大智者说,通过体式的习练,二元性消失了。这些二元性指的是什么?并不是你从书本上引用的那些概念,如冷、暖、荣、辱。当体式臻达完美时,哪有荣与辱,又哪有冷与暖呢?

根本就不存在这种分别。在体式中,所有的五鞘(pañcakośa)都要以灵魂为核心调整均衡。智性离真我很近,离本性很近。你如何能让智性保持在正中?河水最深的位置是在中间,而不是两边。既不是这一边,也不是那一边,不是吗?最深奥的知识也是在中间,所以它才被称为智性。

这种智性应处于河流的深处,即灵魂之河的深处。从这一位置开始,你应让河的两岸保持稳定。体式应该以这种方式习练。

然后你才能明白为何帕坦伽利会说:

tata dvandvā anabhighāta (Y.S. 2.48)

从此,修习者不再被二元性所扰。

二元性消失了。身体、头脑、灵魂之间的二元性,物质体、心理体、精神体、智性体、神经体、生理体——所有的分别都不复存在。

你们需要去体验这一点。这就是《光耀生命》(Light on Life)所要表达的那种体验。我已经表述了我的体验,除此之外,别无他物。语言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但体验是无有局限的。表述是有限的,体验是无限的。我已尽己所能将有限的世界连接至无限。

若能以这样的方式习练,你将会理解“正位”一词的真正含义。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64129号 技术支持: 睎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