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lass with Guruji
Guruji的一堂课
很多Yoga Rahasya的年轻读者将不会有机会见到Guruji,更不用说参加他的一堂常规课。 因此,我们重印了Guruji 2011年2月在RIMYI的一堂常规课上教授的一些小窍门。我们假定读者知道这里所讨论的体式的基本知识。如果他们不知道,请参考《瑜伽之光》(Light on Yoga)和《艾扬格瑜伽入门教程》(Yoga in Action)。
从英雄式(vīrāsana)进入俯英雄式(adho mukha vīrāsana):
1. 转小腿肌肉向外。坐在臀部,肛门向上,后肋内收。
2. 伸展手臂从
l 腰两侧,掌心相对,
l 从内腋窝伸展手臂向前。当你向前时,
l 抬头,胸骨向前,
l 外腋窝向前移动,朝它移动的方向看。
3. 保持掌心向下,小指压在地上,后肋不断向内卷,胸骨向前,从最远的角落移动侧躯干向前,进入俯英雄式.
4. 保持躯干像一个盒子。
下犬式(adho mukha śvānāsana):
1. 手掌压向地面。
2. 侧躯干的前缘和后缘应该像一块木板。整个身体侧面应该像一块木板。
3. 胸骨向腿移动。
站立前屈伸展式(uttānāsana):
1. 向前移动侧躯干的“木板”。抬头并保持背部的凹陷。
2. 从后腋窝向前腋窝形成一个圈,向内卷后肋并抬头。
第二次尝试:
1. 屈手肘,增加背部凹陷。保持眼睛和背部的联结。
2. 内收后肋,肚脐下沉,骨盆向下。
3. 通过移动肚脐和骨盆向前来伸直手臂。
从站立前屈伸展式到下犬式到站立前屈伸展式到下犬式:
1. 从站立前屈伸展式开始:屈肘屈膝,保持背部凹陷,向后走进入下犬式。
2. 保持后肋和腿伸直,再次向前走进入凹背的站立前屈伸展式。
3. 重复这个从站立前屈伸展式到下犬式的动作2到3遍。
坐角式(upavișṭha koṇāsana):
1. 从臀部到脚跟伸展腿的后侧。让腿的后侧像一块木板。膝盖内侧和脚跟内侧向下。
2. 这让你更多地向内卷后背。卷背部皮肤去向脊椎。
3. 杯状手放臀部两侧。手臂在手肘处弯曲,移动外手肘向内手肘。
4. 移动肾脏区域向内(这是一个器官的体式)。移动肾脏区域向内向上从而使大腿内侧向下。
5. 最后互抱手肘(baddha hasta),拉长腋窝皮肤,肾脏向内向上。
束角式(baddha koṇāsana):
1. 手掌放于臀部两侧,移动臀部向前。然后手抓脚,移动身体侧面向前。
2. 保持手肘弯曲,手抓住脚;向手肘方向伸展上臂,前臂也向手肘伸展。交汇点在手肘。
3. 抓住脚,卷后腋窝向前腋窝。腹股沟必须向下,就像有重量压在你的腹股沟一样。
4. 从腰两侧上提侧躯干。腹股沟向下,侧躯干上提。
5. 保持手掌在臀部后侧并提臀部向上。上提时,大腿外侧向下,髋臼从后向前,膝盖向下,然后坐在束角式。
手杖式(dandāsana)到单腿头碰膝式(janu śirṣāsana):
1. 屈右腿。保持左腿后侧像一块厚木板。
2. 保持右腿腹股沟向下,举手臂向上。
3. 伸展手臂向前。移动手臂和头向前。两者一起向前移动,从手臂内侧向前移。
4. 从腰两侧向前伸展手臂,但手臂和头应该在一条线上。
5. 保持右髋臼向下,腹股沟向下,继续伸展右臂,手臂内侧不断向前。
6. 在你向前时,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虎口必须向前移。虎口拉着你的手向前。不要抓脚。
7. 在你向前时,腋窝从后向前做循环运动,拉长腋窝皮肤然后向上。屈左腿重复这个体式。
从手杖式到上举手臂手杖式(ūrdhva hasta dandāsana)到加强背部伸展式(paschimottānāsana):
1. 坐在手杖式。吸气,举手臂向上到上举手臂手杖式。
2. 保持手臂和头呈一条直线。
3. 在你伸展手臂和躯干向前进入加强背部伸展式时,向下并保持上臂贴着耳朵;头和上臂一条线,眼球平行于地面。
4. 在你向前向下伸展时,眼睛垂直于地面。吸气,抬起躯干;抬到一半,移动肩胛骨向前并更深地向内,慢慢起来。
简易坐前屈(adho mukha swastikāsana):
1. 简易坐。吸气,伸展手臂。保持上臂与头在一条线上。胸腔侧面要像一块木板。
2. 释放手臂皮肤远离腋窝腔。从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虎口和腋窝腔向前伸展。
3. 移动手臂和头向下;移动胸骨。
头倒立(śirṣāsana):
1. 进入头倒立。
2. 移动内腋窝和外腋窝向前。前臂有力压在地面,从而让躯干侧面的“木板”变长。
3. 外手肘去向内手肘从而让上臂垂直于地面。
4. 肩膀内侧向肩膀外侧拓宽,外手肘变窄。当你拓宽肩膀,二头肌将变长。
5. 所有这些动作中,身体侧面的前端和后端应该保持同等长度。肩膀上提。三角肌向内向上。
6. 如果腿内侧向下掉,内腋窝也跟着塌陷。从腹股沟向上提腿的内侧到脚跟。这个上提让身体内侧感觉到活力。内腋窝和外腋窝应该等高。
7. 背部和下犬式中一样。
8. 从外向内移动跖骨;足弓从内向外卷,像坐角式中一样。
9. 像束角式中一样内吸髋关节。髋外侧必须朝天花板方向上提。
10. 大腿是圆形的。
11. 从脚趾增加高度,从而在头倒立中保持活力。唤醒后肋的四个角。整个体式一直在调整,否则死沉的重量将压在手臂上。
肩倒立(sarvāngāsana):
1. 进入支撑肩倒立。
2. 提背部向上,让手掌向下。
3. 内大腿的后侧不能“藏”在里面。从臀部和大腿的连接处把身体向上提更高。
4. 足弓由内向外拓宽。内脚跟向外脚跟拓宽。
犁式(halāsana):
1. 保持脚趾尖在地上,脚的状态和坐角式一样。
2. 髋臼外侧平行于地面。
3. 髋臼前侧和髋臼后侧互相平行。
4. 压脚趾尖向地面,拓宽膝盖。
5. 脚的内边缘和外边缘平行。
加强背部伸展式:
1. 当你从手杖式向前到加强背部伸展式,身体侧面要像一块厚木板。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虎口应该更有力地移动身体侧面向前。
2. 抓脚,保持眼睛和眼球平行于地面,头向下。
站立前屈伸展式:
1. 进入站立前屈伸展式。
2. 手肘互抱。抓住手肘时闭上眼睛。
3. 头向下,腿活跃,脑细胞被动。
4. 慢慢起来。眼睛的闭合给身体带来冷静。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