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体式并不是指机械地摆弄出的某个姿势,而是需要习练者不断地琢磨,最终达到动力与阻力之间的平衡。
——B. K. S. Iyengar
来源:《艾扬格瑜伽:通往全面健康之路》
什么是体式?
这个问题直击核心
——体式是什么?
体式什么样的?
这是对体式本质的哲学探寻。
从古印度经典到当今时代瑜伽文献,关于体式本质的问题鲜有涉猎。这些书籍对体式应该如何完成、效果如何更感兴趣。
我来举两个例子,一新一旧,来证明这一观点。
#1
体式“古老的”解释
帕坦伽利在《瑜伽经》第二篇第48节经文中写到:sthira sukham asanam——体式应该稳定且愉快。这句话当然不是给瑜伽的本质下定义,帕坦伽利已经预设人们对瑜伽体式——asana有一定的了解。他并没有解释他所说的体式是什么意思,其本质,即稳定、愉快等一切体式的特质和效果的根源,也并未阐明。他只描述了体式应该怎样做。同样在第二篇第47节和48节经文中,他定义了体式完美的标准以及掌握体式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体式“现代的”解释
M.M.Gore在《瑜伽练习的解剖学和生理学》(《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Yogic Practice》)一书中对体式做出了解释(第72页;1991年)。“传统上讲,”他准确地说:“体式是指坐立的姿势,或是有助于身体和头脑稳定、产生健康感觉的身体姿势。asana一词也指草坪、鞣制完好的鹿皮、铺在地上的方形铺巾或坐垫。”他用这些介绍性的语言解释了这一传统的术语,对《瑜伽经》第二篇第46节经文进行了释义。
显然,他也只是对asana的含义进行了概述,并未触及核心,因为并没有解释是怎样的内在过程带来了身体和头脑的稳定以及健康的感觉。在这之后,他对asana一词的三种英文翻译进行了批判,因为这些译文并未抓住实质:asana是一种体位(posture)、姿势(pose)和锻炼(excercise)。
#2
asana是一种体位吗?
首先,asana往往被译为体位,诚然,asana是三种人类基本体位的变体,即站立、坐立、仰卧,具有这些体位的大部分特征。然而,asana和体位在许多方面都不相同。体位一词并不能完整表述asana的含义。二者有什么差异?他说,头脑的状态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体位并不十分重要。多数时间里,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体位如何。摆出并保持体位的同时,我们其实并未注意到,我们的注意力都放在各种念头、任务和工作上面。相反,asana是主动做出的,我们对做了什么、怎么做,保持着全然的专注。
asana是“姿势”吗?
另一个翻译是,asana是姿势。Gore认为这个词翻译也不合适。“姿势不是身体的自然摆放方式,它是刻意做出来的,为了表达某种情绪或思想。”做体式的瑜伽行者不是演员,通过摆放姿势来表达某种感觉。
asana是“锻炼”吗?
“锻炼”一词也不合适,因为它往往是指体育或体操。“锻炼一词让我们想到身体或其部位做出快速有力的动作,想到常常引发努力、紧张、疲劳的重复行动。相反,asana的练习缓慢而稳定,能够带来身体和心理的放松,不存在健身的目的。”这一观点提出的背景是在洛纳瓦拉表演体式的风格。然而,即使由克里希那玛查亚(艾扬格、德斯克查、帕塔比·乔伊斯的古鲁)掀起的现代瑜伽流派考虑到这一点,还是设计出训练身体肌肉力量的动态练习,“锻炼”一词在不做进一步解释的情况下,无法传达出体式的特点,无法体现出与体育和体操锻炼的差异。
asana是一种“体位模式”吗?
在对asana一词的常见译文进行批判性讨论以后,Gore尝试给出一个新的译文。他将asana翻译定义为“体位模式”。尽管这一建议还不错,也不足以作为asana一词本质的定义。Gore并没有解释所谓的体位模式下内在生命的重要结构。揭示asana真正含义的体验并没有加以分析,相反,Gore和其他论述瑜伽体式的作者一样,直接转向体式的完成方式及其效果。
这两个例子足以说明,从帕坦伽利时代到当今社会,对于体式本质的定义始终是未解之题。
然而,在不了解其本质的情况下,如何能开展练习呢?如何能理解练习的效果呢?
体式的本质是什么?
诚然,任何一种专注的练习都会产生对于练习对象本质无法言说的熟悉。然而,关于本质的探讨和回答仍然十分重要,因为有助于避免错误的练习方式,创造深度体验。这种深度因为浅层的理解很快被隐藏起来,即便经验最为丰富的练习者也需要反复运用头脑才能注入更深的生命力。不理解或是忘却体式的本质,就会开启麻木浅薄的练习。老师尤其需要对自己教授的学科本质有深刻切近的理解,因为其职责就是传授所教授学科的核心之意。
(未完待续,下期见)
文章来源:Yoga Rahasya
文章原题目:什么是体式?
图片来源:网络
组织:联络委员会
排版&编辑:Wings